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工作动态
【一流专业巡礼】 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工程管理专业风采展示
2021-03-12 17:00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始于原采矿工程系1962年成立的矿业经济教研室,在此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初先后成立了企业管理教研室、质量管理教研室、煤炭工业质量管理研究咨询培训中心和矿业系统工程研究室。1998年,与社会科学系、品德教研室共同组建了管理系,2000年以管理系为主体独立组建新的管理系,2002年成立管理学院。

经过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师资力量快速提升,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业工程7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商务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专业在2019年通过住建部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和工程管理硕士(MEM)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陕西省特色优势学科;有“矿业经济与管理”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拥有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和陕西丝路质量研究院3个省级研究基地,还设有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所、老龄社会发展研究所,西部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煤炭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人因与管理工效学研究中心、工程管理研究中心等6个校级研究中心。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现设有现代商务中心、证券投资实验室、京东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中心等18个教学科研实验室, 201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团队协作、知识结构互补、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2人,高级工程师6人,讲师、工程师5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4人,硕士学位者47人。

学院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7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到账金额2600万元,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建立了20余个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每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00多项。

原来名称也丢了

原来名称也丢了

电子商务专业

【专业历史沿革】

西安科技大学是我国较早成立电子商务专业并进行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在管理学科和计算机、通信等工程学科共同支撑下,于2002年在管理学院设立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04年正式招生。管理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优势学科,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本专业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电子商务可用性、新媒体运营管理两个特色鲜明的培养方向。2015年获批陕西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原来名称也丢了

【专业简介】

电子商务专业响应“知识创造财富,电商成就未来”的时代号召,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依托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特色优势学科,构建国内领先的教学科研平台,创新融合产学研用协同思路的育人模式,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电子商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逐步形成了电子商务可用性、新媒体运营管理两个培养方向,获批陕西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已成为我国西部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拥有一支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专业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级职称的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8人,博士学位人员占比80%。师资队伍中包括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国家基金获得者4名。专业特聘了3名知名教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指导工作,还聘任8名高水平企业导师承担实习实训教学指导及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工作,并与京东、用友等行业顶尖企业共建课程,丰富了学生对行业领域知识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衔接。

专业建有电子商务与可用性实验室、西科大·京东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中心、 VR创新实训室等多个特色实验室,还建立了多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构建以实训实习为核心的实践应用教学体系,并引导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本专业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了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工作坊,为学生搭建学习实践和就业创业平台。与京东公司建成了“西科大·京东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中心”,这是集电子商务研究与实训为一体的“校中企”;与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等,并建成了VR创新实训室。作为示范性校企合作样板工程建设的这两个项目在西北地区高校都是首家,提升了西安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影响力。此外,还与用友新道、深圳菲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世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及陕西省妇联女企业家协会成员单位等14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建成一批产学研相结合,具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专业特色】

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号召,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深化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坚持走“产学研用结合,校企协同创新”之路,借助国家政策东风,成效突出。

贯彻OBE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重构实践教学目标,构建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知识引导和能力培养,服务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陕西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着力“电子商务可用性实验室”特色研究型教学平台的建设。加强信息化教学,加大微课、MOOC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力度,推进混合式教学方法。专业通过本科教育审核评估,获陕西省微课比赛一等奖,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比赛三等奖,建设了4门慕课,专业内大部分课程采用翻转课堂、团队协作、案例教学等模式。

坚持“以用带学,以赛促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热情高,效果良好,近五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百余项。

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必修课程,在各门专业课程及课程设计中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立创新创业基地,以学科竞赛为抓手,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技竞赛、科研活动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

【专业历史沿革】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可溯源到1958年设立的井巷工程教研室和矿井建设工程5年制本科。依托管理、经济和土木工程学科,2002年我校设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 2019年通过住建部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原来名称也丢了

【专业简介】

工程管理专业依据学校发展定位,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矿业工程管理为特色,培养掌握工程、经济、管理和法律基本知识,具备工程管理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能在地矿、土木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工程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专业教学团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近5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获批陕西省一流课程1门,建设慕课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600万元;发表核心以上论文近4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专业依托陕西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BIM综合实训、BIM+VR、BIM+PM、BIM+装配式施工等实验室,建立了8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工程管理专业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和科技竞赛活动,近3年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80余项。专业已培养了近千名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 80%的毕业生在国能、陕煤、中铁、中建等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从事施工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多数毕业生5年后成为企业的骨干与中坚力量。

【专业特色】

本专业依托学校地矿和管理特色优势学科,在矿业工程经济和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在西部地区特色突出,拥有一支由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青年博士组成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等支撑的工程-经济-管理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与实践平台,构建了重管理、强素能的“四商四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顶层构建“通识通修+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交叉选修”模块化课程体系,紧盯数字建造技术,打造“BIM+”教育教学平台,构建学科理论-产业技术-专业能力-项目实践多元融合的教育教学平台。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强化创新创业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研活动等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将秉承“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西科“胡杨”精神,以新工科促进专业升级改造,继续强化专业特色、加强内涵建设,以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为使命,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贡献“西科”力量。

原来名称也丢了

原来名称也丢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