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工作动态
学校召开人工智能学科专业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推进会
2025-04-23 17: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聚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4月22日上午,学校在雁塔校区北院召开人工智能学科专业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推进会。校党委书记来兴平,副校长程卫星,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以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来兴平主持。

会上,集体学习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精神以及4月21日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各相关学院汇报了开学以来各项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并围绕推进人工智能前瞻布局、深化教育大模型建设与应用、增强人工智能学科集群效应、培育人工智能服务现场科技力量和提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能力等进行了交流。

来兴平在听取大家的交流后,对新学期以来大家的各项工作表示肯定。他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提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他强调,要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学校特色,推动人工智能、机械、电气、通信等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加快培育智能科技“10小龙”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智慧矿山、智能救援、智能探火、智慧测绘、智能装置与装备等特色优势。要深化教育大模型应用,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模型应用场景,围绕高水平科研活动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课程、教材、教学和实践等教学问题的新范式,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作用。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不断完善“通识+专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强矿压智能监测”“智慧矿山安全工程”“智能车辆设计”“智能感知工程”“嵌入式人工智能”等微专业建设,探索设置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类专业课程,提升相关专业学生场景创新素养与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要提升人才支撑现场能力,鼓励引导校内高层次人才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持续产出和快速转化,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人工智能作用,助力我省重点领域产业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