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理学院组织教职工赴南泥湾革命旧址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实践研学活动。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原本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带,荆棘丛生,野兽出没。1941年,陕甘宁边区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实现自给自足,中共中央做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决策,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胜利,不仅解决了边区的经济困难,改善了军民的生活,还培育了伟大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师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劳模展馆、党徽广场、延安炮兵学校旧址等,开展了“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体验教学,聆听了党课《南泥湾与南泥湾精神》。经过两天的实践研学,老师们共同回忆那段峥嵘岁月的红色记忆,被在那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广大军民用双手和汗水将“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小江南”的伟大壮举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传承并弘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勇于开拓创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而努力奋斗。